top of page
作家相片yujen17032

五月天MayDay,我們的自傳! - 談共鳴與品牌社群

已更新:2018年8月14日

那個週日晚上,是五月天點亮了在英國的異鄉遊子們的夜,一萬人在倫敦的The O2 Arena各懷著不同的心情,哼唱著同個旋律;是五月天堅持著他們的“搖滾萬歲”把我們熟悉的台灣帶到了披頭四的故鄉;是五月天帶我們做了一場不願醒來的夢。究竟五月天說了甚麼樣的故事,讓散場後的我們,止不住心中的感動與旋律;而他們又做了甚麼,成功打造專屬於五月天的品牌社群,造就了這一場又一場猶如朝聖般的人潮?


「品牌故事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 在客群中產生共鳴」

五月天MayDay的故事始於1997年的那個三月天,七號公園的舞台上,幾名少年憑著對搖滾的相信和執著,開始了他們的音樂旅程。從<擁抱>到<自傳>,青澀的少年們從那T121 3121開始,一步步的帶著樂迷們成長,一起走過那些迷惘,一起經歷挫折,一起對夢想感到徬徨,一起再一次找到希望。就如同品牌的誕生與成長,發展的過程中總有起伏與碰撞,每一個階段遇到的難關也有所不同,可能是習得了不同的技能,也可能是信仰的動搖與轉變,反過來說即便品牌不主動出聲,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閱聽者眼中反射出來的樣貌也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我們把品牌想象成一個人,他的成長歷程,他相信的事物,不僅形塑了他的個性,他的存在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也開始講述屬於他獨一無二的故事。而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能透過故事的渲染力引起共鳴,並超越時間地點的將人們串連在一起。一個好的品牌故事,不僅能引起閱聽者的興趣,也是傳達品牌精神的媒介,更重要的是故事能將擁有相同信念的人聚集在一起進而產生共鳴創造影響力。

「五月天的故事為什麼能夠產生共鳴? – 讓“我們”成為主角」

這次的演唱會,五月天用他們的音樂作品及與黃渤共同主演的英雄串場電影,帶著聽眾們進入五月天的世界,訴說著人生的有限與無常。成長與夢想的故事,或許這樣的題材早讓人覺得老調重彈,但五月天深入地刻畫你我生活中的小事,用音樂讓這一切活了起來。五月天的故事從'D.N.A.創造世界(2009-2010)','諾亞方舟(2011-2014)',到2017-2018的'人生無限公司巡迴演唱會’ (Life Tour),不變的是對搖滾樂的執著相信。


但,我們之所以能產生共鳴,是因為五月天讓所有樂迷成為了我們自己的主角。


五月天的音樂,讓我們感覺到是我們的故事被寫成了歌,讓我們在品牌中看到自己。或許五月天無法改變世界,但他們希望能將力量傳達給有能力改變世界的每一個你我。累積了21年的創作及影響力,已讓五月天成為了華語樂壇的經典,而這些經典作品不僅為五月天留下了許多精彩篇章,他們的音樂也讓五月天參與了每一位樂迷們的人生,這些經驗更刻畫了五月天在每一個樂迷心中獨特的樣子。也正是因為我們對於這些共同擁有的體驗產生共鳴,才在這一夜,將異地的我們凝聚在一起。

「共鳴才能凝聚 - 建立品牌社群」

或許在非樂迷的眼中,這麼龐大的一群人對於五月天的信仰就猶如某種宗教一樣。不過,從品牌的角度來看,擁有影響力與品牌社群 (Brand community),這約莫就是品牌最理想的模樣。


一個品牌的建立,除了時間的洗鍊與對理想的堅持,更重要的是如何維繫與支持者之間的關係。


就如阿信說,謝謝倫敦的一萬個五月天帶著他們走了這麼遠,21年的時間從1997的七號公園、日本武道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到2018的倫敦,足見支持者絕對是帶著他們前進的關鍵力量。五月天在這21年裡持續地說著他們的故事,從對愛得懞懂到對別離的感悟,藉由「他們的」故事一步步的建立起「五月天」的品牌影響力,樂迷們也從他們的故事裡找到了共鳴、並帶著那份感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從披頭四到五月天,他們用不同的語言和音樂譜寫著不同的故事,這些音樂可能是樂迷們腦袋裡的旋律,也可能是某個時空下的背景音樂,但不變的是這些音樂深植人心的參與了樂迷們「自己的」故事,讓我們帶著相同的品牌精神繼續在各個角落形成品牌社群、發揮影響力。

所以到頭來,其實每個我們都在說著自己的品牌故事,而好的品牌故事之所以讓人著迷的原因很簡單,它,讓人對品牌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並超越各種物理界線而引起共鳴,進而凝聚共鳴形成品牌社群。五月天用他們的音樂故事引起共鳴,用巡迴演唱會將故事透過體驗帶到全世界,一首首歌更豐富了五月天在樂迷心中不同層次的意義。


而你的品牌,想說的故事是甚麼呢?


「當 我和世界不一樣 那就讓我不一樣 堅持對我來說 就是以剛克剛

我 如果對自己妥協 如果對自己說謊 即使別人原諒 我也不能原諒」- 倔強 - 五月天


最後,讓我們用善良的倔強,說獨一無二的故事,品牌魂們,共勉之!


#五月天 #MayDay #品牌故事 #品牌共鳴 #品牌社群 #自傳 #倔強

9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i


bottom of page